Lime logo 洛明Lime

如何使用 Vue 一步一步重构 Flask 项目

项目背景是在一个 Flask 做后端的前后端不分离项目中使用 Vue3 重构使用 Jinja2 模板引擎的原页面。很遗憾,原来的 Flask 项目也是我亲手拉的一坨,实际上已经重构了几次,这次准备一步到位做成前后端分离项目。

开拉

最初项目是一个 Python 制作的 CLI 工具,通过读写文件来输入输出。我接手时的任务是将它做成 Web 页面,那时它只有三个小功能,想着直接用 Python 起一个服务器简单写写 HTML 就给做了,随即学了学 Flask 框架和与之搭配的 Jinja 模板引擎,不得不说这些 Python 库的文档是真的难读,现在想起来还后怕然后想着搭配着 TailwindCSS 写了一些样式就交付部署了。

上忍

私以为能读好 Flask和 Jinja 的文档就已经算是上忍,我真的不太想得到纯 Flask / Python 全栈是怎么做的。

中忍

好吧,最开始在看文档时、传递参数时、写模板时虽然有些难受,但有着新鲜感还是能忍忍,不过最后大概实在习惯不了这个超级烦的模板语法,我尝试在 HTML 中引入 AlpineJS,这个轻量化的前端框架是真的蛮好用的,有一种 Vue 的感觉。不过,客户端框架所需的数据还是需要借助 Flask 模板生成,实际用起来是这样的:

{% if result %}
<template id="result" data-result="{{result}}"></template>
<script>
    const result = JSON.parse(document.getElementById('result').dataset.result)
    console.log(Object.keys(result))
    console.log(result)
<script>
{% endif %}

而看起来是这样的:

借助 Flask 和 Jinja 生成的供给客户端框架使用的数据

使用 <template> 元素在浏览器页面不会实际渲染,emmmm,虽然在 DevTools 观感不太好,不过能用,能用就行😇其他有关 AlpineJS 的语法细节我就不细说了,总之使用体验蛮好的!

叛……?下忍

使用 AlpineJS 之后,开发体验直线上升,很符合我的的开发思路。不过,在功能添加到 5 个左右的时候,由于各个 Tab 表单都在一个 .html 中,这个文件已经有 400 行左右了,部分功能的详情表格页面也逼近 200 行,不过其实大部分都是重复的样式和结构代码,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改动它,但是也让我很头疼。在最初的阶段曾尝试过使用 Jinja 的 macro 进行组件化,不知怎么的,总是感觉用着 macro 很不舒服,感觉不如……原,啊不是,感觉不如复制粘贴……

使用 macro 封装组件

不知道哪里来的念头,我就想要不试一下 Astro?在我尝试做一个 MVP 的时候发现了问题,我需要在客户端根据不同参数请求到新数据,而 Astro 只能通过 SSR 的方式实现客户端实时请求数据,并且 Astro 的 SSR Adapter 只能运行在各种基于 Javascript 的环境,比如 Node、Deno 还有其他云服务的部署。我的目标部署机器是离线的,也没有 Node,所以……忍忍就过去了……

叛忍

在尝试使用 Astro 作为前端时,客户端集成选的就是 Vue,想着可能给下一个接盘的会好写一点别问,问就是没有选型讨论,然后嘛自然而然就退回到了使用 Vue 实现前端的这条路了。前端换到 Vue 后搭配 Vue Router 很快把原页面逻辑的框架搭了出来,不过这个时候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serve 前端

还是以我浅薄的经验来说,通常这个 serve 步骤是借助 nginx 做的,不过我这里有一个需要开着的服务器,也就是提供数据的这个 Flask 服务器。所以我就在想,能不能让这个 Flask 服务器直接 serve 我打包好的文件。众所周知,Vue 项目 build 之后是一个 index.html 和一个装着各种资源 assets 目录,我只需要由服务器返回打包后的 index.html 而这个 html 就能自己请求需要的各个 js 和 css 等。同时,为了不应该影响原有正在运行的页面,我在 app.py 的主路由新增了一条:

@app.route('/frontend/', defaults={'path':'index.html'})
@app.route('/frontend/<path:path>',)
def frontend(path):
    return send_from_directory('frontend/dist', path )

解释一下这条路由配置:/frontend 有一个名为 path 的路径参数,类型约束为 path;如果缺少参数则赋值为 defaults 中的 path 值,也就是 index.html。这条路由可以做到当你访问 /frontend 时,给你 index.html 这个入口文件,这个 html 会逐一请求他所需的资源,这些资源也都在他的同级目录 assets 中,所以也匹配到这条路由上。

太完美了,至少我最初是这样想的,而事实证明我想的不太对。在默认配置下,打包后的 index.html 中的资源文件路径是从根目录开始的,所以不匹配这条路由,在没有额外配置的情况下会返回 404。

<script type="module" crossorigin src="/assets/index-1m8F0M2F.js"></script>
<link rel="stylesheet" crossorigin href="/assets/index-zp7NvMum.css" />

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要从负责打包的 vite 入手,所以翻了翻 vite 的配置项文档,果然发现 base 选项可以更改公共路径的相对位置,所以应该把 base 的值也设置为 /frontend,这样在打包后 index.html 中的资源文件路径便是从 /frontend 开始了,也就可以匹配到 /frontend 路由了。

<script type="module" crossorigin src="/frontend/assets/index-1m8F0M2F.js"></script>
<link rel="stylesheet" crossorigin href="/frontend/assets/index-zp7NvMum.css" />

获取数据

很长一段时间我接触的项目在获取数据的时候都会使用 axios 这个依赖,不知道为啥。不过在我接触 Astro 的这段时间我用 fetch 获取数据的体验蛮好的,所以我不准备安装额外的依赖,只使用 fetch,实际上 fetch 也不是很新的技术,而且现代浏览器都已经支持了,从 MDN 的兼容性表 以及 caniuse 中都可以确认。

提交表单

原提交表单的逻辑是开启新页面同时请求详情表格,使用 Flask 不分离的话在提交 <form> 时添加 target="_blank",随后后端返回一个 render_template(...) 即可。而在分离的情况,我们需要做:

  1. 后端新增返回 JSON 的 API
  2. 前端开启新的目标页面
  3. 新页面请求数据

第一条也就是增加一条路由的事情,不多说,第三条大概是 onMounted() 请求一次就好。那么第二条呢?我想着还是使用 window.open() 去开一个新标签,这样做便需要拼 url 路径,不过先试试无妨。dev 环境可以跑通,接下来我会说什么呢,是的,prod 环境没跑通。实际的状况是当我开一个同路径的标签页返回了 404,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脑中突然响起多年前的八股文声音:使用 WebHistory 模式需要后端配合。所以,我又在 app.py 的主路由新增了一条:

@app.route('/frontend/<string:route>')
def frontend_route(route):
  print(route)
  return send_from_directory('frontend/dist', 'index.html')

具体的思考过程记不清了,大概就是直觉吧(笑。事后想想也可以理解,Vue 的路由必然是通过打包后的某个 js 文件处理,直接交给 index.html 大概就可以吧(本句纯属我自己瞎猜,具体咋实现的我没看)。不过在成功试出来后我还是看了 Vue Router 有关历史模式的文档,这里没有提到 Flask 或是 Python 相关框架的配置,不过有人在 2019 年提交了更新文档相关的 PR,目前仍然 open 状态,被淹没在了 PR 长河中(RIP)。

经过上述的后端路由配置,就可以做到直接新开指定 url 的标签页都能正确由 Vue Router 导航的状态。那第三步,想想也不仅仅是简单“请求一次就好”。我们还需要参数,以及烦人的拼路径,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有的!我们可以借助 router.resolve() 方法获取到规范化后的 href,这个函数甚至可以直接帮忙组装 query 字符串。

const route = router.resolve({
  path: fullPath,
  query: form
})
// console.log(route.href)
window.open(route.href, '_blank')

这样我们既不用拼路径,也不用拼 query,代码也好看,令人身心愉悦~

Wrapping up

经过上方的一顿折腾,从一个 CLI 工具到使用 Flask 实现的 Web 页面,再借助 Alpine 在客户端渲染的页面,再到 serve 使用 Vue 构建并通过 Vite 打包的 index.html,目前自我感觉良好,可能某天我还是会看这些代码不顺眼,那就继续狠狠地重构!这篇文章原本只想说说 Flask 应该如何搭配 Vue Router 使用,没想到介绍背景项目种种竟然写了这么多。实际上这个项目时间扯得比较长,不过搭配 git log 竟然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记忆还是比较清晰的。

最后最后,如果你发现本文哪里叙述的不准确或是有错误,请和我反馈捏!